走到中環置地看舊樓畫展,不經意聽到觀展的白領竊竊私語這幢是甚麼,那幢又在何方。這些日常建築每天如常擦身而過,卻熟悉而陌生。殘舊的輪廓躍然紙上固然吸引,但他們的真實面貌,襯托著建築的街道肌理,又可留在我們記憶之中?
隨著《建築物條例》於2011年修訂後,因著安全理由,不少手寫招牌和霓虹燈牌都被需要被移除,近來多了民間團體四出搜集拆下的舊招牌、霓虹燈,把比自己還要高的城市景觀archive下來;又有不少業餘寫生團體,將社區空間留在畫上;也有建築系學生用上專業知識 ,實地考察,留下有關本地民間自發建築的論述,用上不同界別的手法將城景娓娓道來。想起最近,彌敦道190號的三級歷史建築物又將面臨拆卸危機.....城市步履從來急速如此。
差不多將整個童年託付在深水埗、石硤尾和油尖旺,九十後藝術家趙綺婷 @elainechiuart ,見證周遭的建築物「建完又拆」、「拆完又建」,抽象的記憶往往追不上實景的變遷。趙綺婷在三年前展開街頭寫生記錄,粗闊的水彩筆觸,記錄一個個疑幻疑真、虛實交錯的浮城-如深水埗道教會堂龍慶堂;三層高、手寫宣傳文字遍及外牆的醫局街170號騎樓;屹立新蒲崗的「紅A」-星光實業有限公司;還有地盡其用、細心留意總有一幢在左近的轉角樓,牆上遺下同鄉會、宗親會、各行各業商會的蹤影,引證舊時代異鄉人打拼的歲月.....有些建築直到告別街角時依然寂寂無名,有些幸而獲得年歲的肯定而加冕。但不論如何,唯有城市對建築的認知與討論增加,他們才更有機會生存下來,對嗎?
趙綺婷《記憶若有限期》及《回憶圖書館》
展期:即日至2021年6月6日
地點:JPS Art Gallery(中環置地廣塲中庭2樓218-219號舖)
#記憶若有限期畫展 #趙綺婷 #香港舊建築 #城市寫生